战国时期,赵惠文王因蔺相如外交有功,拜蔺相如为上卿,官位在廉颇大将之上。廉颇因此心中不快,居功自傲,很不服气,扬言要当面侮辱蔺相如。相如得知此事后,不愿与廉颇争位次先后,便处处留意,避让廉颇,上朝时常常假称抱病,以便回避。 有一次,蔺相如乘车外出,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,急忙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。相如的门客以为相如害怕廉颇,非常气愤。蔺相如对他们解释道:“依你们看来,是廉将军厉害还是秦王厉害?”门客们说:“当然是秦王厉害了。”蔺相如说:“对,秦王这样威焰万丈,我却在朝堂上斥责他,侮辱他的臣子们,难道我会独独害怕一个廉将军吗?在我看来,强暴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,正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二人辅佐赵王啊,如果两只老虎互相搏斗起来,情势发展下去,一定不能共存,这正合秦国的心意。我对廉将军一再退让,正是以国家利益为重,把私人恩怨的小事抛在脑后啊!”
  蔺相如这番话,使他手下的人极为感动。相如的手下也效仿他的样子,对廉颇的手下处处谦让。 此事传到了廉颇的耳中,廉颇为相如有如此宽大的胸怀而深深感动,更觉得自己十分惭愧。于是脱掉上衣,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,请人领到相如家请罪,并沉痛地说;“我是个粗陋浅薄之人,真想不到将军对我如此宽容。”
蔺相如见廉颇态度真诚,便亲自解下他背上的荆杖,请他坐下,两人坦诚畅叙,从此誓同生死,成为至交。

原文:

  既罢,归国,以相如功大,拜为上卿,位在廉颇之右。廉颇曰:“我为赵将,有攻城野战之大功,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,而位居我上。且相如素贱人,吾羞,不忍为之下!”宣言曰:“我见相如,必辱之。”相如闻,不肯与会。相如每朝时,常称病,不欲与廉颇争列。已而相如出,望见廉颇,相如引车避匿。于是舍人相与谏曰:“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,徒慕君之高义也。今君与廉颇同列,廉君宣恶言,而君畏匿之,恐惧殊甚。且庸人尚羞之,况于将相乎?臣等不肖,请辞去。”蔺相如固止之,曰:“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?”曰:“不若也。”相如曰:“夫以秦王之威,而相如廷叱之,辱其群臣。相如虽驽,独畏廉将军哉?顾吾念之,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,徒以吾两人在也。今两虎共斗,其势不俱生。吾所以为此者,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。”廉颇闻之,肉袒负荆,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,曰:“鄙贱之人,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!” 卒相与欢,为刎颈之交。

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