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课程简介】
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:“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。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、与现代文明相协调,保持民族性,体现时代性。”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,古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过时。因为智慧、真理是永恒的,历久弥新的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,具有影响,可以继承,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,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。概括起来就是: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、优良的民族精神、崇高的民族气节、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。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“形”与“魂”。它也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、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。而儒家之“五常”:“仁义礼智信”则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,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。
本课程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代表——儒家“五常”展开了全面解说。在“五常略说”环节,您将学习到六大模块知识:
◆“五常”:仁义礼智信
◆“五常”的形成与发展
◆“五常”之外的儒家美德
◆“五常”的社会作用
◆“五常”的现实意义
传统美德格言录
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,任意点击学习。我们建议您先溯古,从前三个模块出发,认识一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、形成与发展;再怀今,学习第四、第五专题,理论联系实际,深入领会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。最后可以进而阅读专题六,看看古今名家对传统美德的析理和颂扬。
另外,您还可以在“专家评说”环节,听著名教授顾晓鸣结合古代美德故事剖析“五常”的“前世今生”;在“美德故事”中浏览历史之林中的精彩美德故事;在“相关资料”中,您可以学习得更深入、更学术,可以了解到学界对本专题的学术观点和学术专著,那里有着更广大的学习空间。
【策划制作单位】

【关闭窗口】